找到相关内容678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藏译梵典质量优于汉译梵典例证之二

    ”或“”,内外,能所等等也不例外,除分别或之外并没有任何东西存在,没有能所两个方面的问题,只能说在缘起上有能而无所,一个东西本身就是分别或,在这种语言环境下用的这个词。  唯识学在无著、...第一对立译文:  奘译《摄大乘论》卷二、1上6:“此中何者依他起相?谓阿赖耶识为种子,虚妄分别所摄诸识。”藏译为:“此中云何依他起能相?若具有阿赖耶识种子、虚妄能所摄之了别识。”(德格版《丹珠尔》...

    韩镜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55662291.html
  • 略论唯识古、今学的分野

    缘境相持“所缘无”的观点,主张“唯无义”的唯识说,同时以依他起与执同名虚妄分别,没有给予依他起性以独立地位;今学则将所缘境相加以区分,使虚妄分别变现的“二取”,成为缘所生的“二分”,“分别”由“...与度,或三名词,古不区别,初无异义。”[41]欧阳竟无的这一论断,经由吕先生校勘梵藏文本加以证明了。《三十唯识颂》第二十颂云:“由彼彼种种物,此遍计所执,自性无所有。”吕先生勘梵藏本,...

    张志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3749690.html
  • 略论中道义的逻辑特质

    自我之心性,应是现实的认识,所以求真道,必须面向自我之性。因为心即性,心即理,对心性理的彻悟就是尽心尽性,则知天理(涅盘)也。而对二执(我执与法执)则用缘起中道来破除,在执上有常断二执,离常离断是中道义。唯识中道就是唯遮境有(之有),识简心空(之无),不有不空,这就是唯识中道。   从 现代哲学维度看,佛教的中道义是一种内在的彻底的辩证法,它超越了外在性思维方式,把求真证体之事纳入识之...

    胡晓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1241212.html
  • 真如作疏所缘缘义

    缘境故,依展转说亦所,”此“依展转说亦所  ”八字明示假说亦得之意。何者?以上句已正答  真非妄执所缘境故。又同页述记,“故摄论第四唯说  依他性是所。”又页右“故唯依他是所。”  观两唯字,而尚以圆成为所者,非方便假说而何  。至兄所引述记五十一“至下当知亦彼圆成实为疏所  缘缘,”弟以为与二十唯识述记圆成实性凡夫疏缘之  言无二无别,同为方便假说。否则何以释卷四十四正  释疏...

    陈证如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4044481.html
  • 对唯识无义的体会

    一、的颠倒  人的第六意识是特别强大而且了境明利的,又能周遍度一切境界;是起惑造业?还是断惑证真?它正是关键的力量。所以必须要彻底地剖析它,才能找到病根,兴起对治。  凡夫的症结在于一切法是实有的。第六意识是能,那么它是怎么的呢?当意识从自种子生起时,由于无始妄熏习力故,自然现出见、相二分。意识所缘的乱相,乃是以阿赖耶识的相分为本质,自识所变的影像,即自相分,为其所缘。虽然有依...

    释智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4644354.html
  • 牟宗三 :中国哲学十九讲──中国哲学之简述及其所涵蕴之问题(六)

    亦为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”,此颂亦是说的真、俗二谛(注一)。由“缘起性空”即直接可说真、俗二谛。唯识宗建立系统,就缘起法说法之特性,而有三性之说,即依他起性、执性与圆成实性(注二)。三性其实就是二谛...实性,而并未正面表示出第三性(执性)来。依他起就是缘起,圆成实就是“真实”,即“性空”的观念。中论虽未正面表示出“执”,但它化去的就是这个执,正因为有才需要破除。如此,它去执后而言的二谛,实际上...

    牟宗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5441190.html
  • 唯识宗哲理略论

    意识。 贰、唯识宗的三性论 唯识宗的三性就是遍计所执性、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。 关于遍计所执性,《唯识三十颂》说:“由彼彼种种 物,此遍计所执,自性无所有。”(注6)《成唯识论》卷八对此解 释如下:“周遍度,故名,品类众多,说为彼彼,谓能虚 妄分别,即由彼彼虚妄分别,种种所物,谓所妄执蕴、处、 界等,若我、若法自性差别。此...

    韩廷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4545698.html
  • 略评新唯识论

    则,以为推论之端绪:   大乘佛法,皆圆说三性而无不周尽者也。但其施设言教,所依托、所宗尚之点,则不无偏胜于三性之一者。析之,即成三类:   一者、偏依托执性而施设言教者,多破鲜立,以遣荡一切执尽,即得证圆成实而了依他起故。此以中观等论为其代表,所宗尚则在“一切法智都无得”,即此宗所云“无得正观”,亦即“摩诃般若”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5242673.html
  • 略论唯识哲学之识境观念

    若依着种子的因缘及其它增上缘生起时,那是如幻 假有的依他起;若执为固定不变的实在青色,即执;在青色的现 象上,常远离固定实在等妄执的青相,而显其所依的实体,这个实体 便是圆成实性。   因此,既然在一法上,三性没有别体,所以不是定异 。不过,是指妄执的方面而言,依他是指因缘所生的方面而说, 圆成是真实的理体,所以也不是定一。由此可见,不仅仅是依他与圆 成非一非异,就是与依、圆二性也是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20565689.html
  • 賴耶的转依

    是针锋相对的了。可是按唯识三自性的道理来说,却不是这样。三自性的依他起性,即是事物的真实面目,是说事物依他众缘和合生起。属相有性无;执性,是执依他起相为实有,而起种种虚妄分别,即所谓非有有,是属情有理无;圆成实性,即如实了知渚法实相,以在依他起相上去执性为自性,是属性有相无。众生依识故落于而生障惑,依智故悟得圆成而证道果。可见识与智,迷与悟、生死与涅槃,并非截然的别体,而是个一体...

    法 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3356532.html